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從尋求認同說起——《Music Within》(中譯聽不見的音符)

“人生活在『意義』的領域當中,我們在生活中經驗到的,不僅是單純的環境,而是環境對人的重要性......如果有哪一個人想脫離意義的範疇,而使自己生活與單純的環境之中,那麼他一定很不幸——因為他將自己隔絕於他人,他的舉動對他自己或別人都絲毫不起作用,不具任何意義”——Alfred Adler《超越自卑》

“人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我從大學時就開始想。我一直認為我那多元化的大學生涯,告訴了我應該走的方向。我循著那個方向走了6年。我真的以為我已經找到了真正的方向,而將一直走下去。 我一直以為我的終身職業(或志業)就是教育,我在受到不平等待遇的馬來西亞華教事業中,努力發揮我那一點點的力量。在這6年當中,我的內心很踏實,心裡有一股對教育的理想,也在和同學的互動中找到滿足感。我以為,我因此找到了意義

可是在第5年,我發現我面對了瓶頸。我對教育的理想,和我在實際工作中所做的,不斷出現矛盾。這些矛盾,促使我決定停下腳步,放下工作,遠赴異鄉。這幾個月來,雖然課業很忙,總有讀不完的書想讀,但是這段日子的確給我了一段沉澱的空間和時間。

在這段讀書、沉澱、反思的過程中,我發現,意義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教育而已,還包括我身邊的人。在這之前,我認為我生命的意義建立在教育,甚至自我認定命犯天煞孤星,進而將時間和動力都放在工作上。然而,在這幾個月,我才發現事實不是如此,因為我曾經因為工作上的挫折而低落,而如今也為了身邊的人而低落。我很疑惑,我到底是怎麼了? 如此下去,我豈不是太矛盾了?

 直到我看了這部電影《Music Within》,才有了一些開釋。我先介紹這部電影,這是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獲獎無數的勵志電影,主要描述理查佩蒙特爾(朗李文斯頓 飾)的身上發生的事。他自越南打戰回來後,失去了聽力,成了傷殘人士。但是他努不懈回到學校,在機緣恰合的情況下,完成學業找回自信,為傷殘人士奔走發聲。


 人看電影,總是在電影中看到自己。我對主角在面對人際關係的挫折那一段,十分有感觸。當時的他,已經是一位著名的講師,協助無數政府和私人機構提供工作機會於傷殘人士。但,他卻在面對長期患有精神病的母親的死亡時,差點選擇輕生。他說”All the shit I dealt with, and the thing that gets me is i can't get some mentally ill woman I barely know she ever love me"(我吃過這麼多苦,最後居然因為無法讓精神病患喜歡我而受不了)

所以,我想意義其實不是建立在任何實質的東西上,而是尋求認同。尋求認同,包括從工作上或他人身上尋求認同。其實,工作狂也是從他人身上尋求認同,因為他的工作為某些人帶來改變,間接地他獲得了那些人的認同。對於認同(identity),不少心理學家都曾經對此做出深刻的描述,如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阿爾伯特(Gordon Allport)、馬斯洛(Abraham Maslow)、羅傑斯(Carl Rogers)。如今,我深深感受到“認同”對一個人的影響和其重要性。

(待續)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電影分享:《School of Life》教師活著?教師死了?



好萊塢拍了不少關於教師的電影,這裡介紹一部我在借《唐山大地震》時,無意間看到的《School of Life》(中文翻譯成優良教師爭奪戰)。

劇情方面,我借用peter2020lin's blog的簡介,片中在講述一個傳統教師與創新教師的心路歷程。一年一度的教師評鑑即將到來,為了獲得年度風雲教師,眾人無不使盡全力,秀出自己最好的表現,這時一位年輕老師來到學校任教,他別出新裁的教學方式,激起學生心中的熱情,也為校園帶來一股活力,但要知道, 一個成功人物的背後必定有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這一位年輕的新老師姓狄他能有這麼成功的成就是因為他的老師鼓勵了他。他從小是一位肺癌患者,一直努力的讓自己活得有價值 當然這是由一位忌妒狄老師的同事所找出的事情。當這位同事知道這件事後才體悟到自己當老師的初衷,而這位同事的爸爸也就是狄老師的老師。

 我對片中的一句話印象深刻,就是主角Mathew的父親臨終前對他說的一句話:”It takes less than death to kill a man"。我是看DVD的,可是DVD的翻譯也不傳神。而我個人的詮釋是:如果一個人沒有生命力,那他已經死了。因此,這句話,也讓我想到以前讀過的一句名句:“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臧克家,1949)。在劇中,這句話主要描寫主角在電影的前半段那種沒有生命力的教學法,無法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誠。的確,成為教師的人,如果沒有生命力,對教學沒有熱誠,甚至連最基本的希望(hope)都沒有,那可比劊子手還要可惡啊。最起碼,劊子手是一次殺一兩個人(而且還是執行法律的命令),而沒有生命力的教師則一次殺一班人啊。教師啊,真的得引以為鑑。也許你會說,教師最多是讓學生覺得學習比較悶,哪有取人性命這麼嚴重啊?可是,有沒有想過,如果學生因為你的教學法悶,甚至無法讓人學習到東西,那他為何需要來學校?積極的學生,也許選擇留在家自學,最終還是可以成功。那,比較被動的呢?大概就遊手好閒,最後落得生命從此永無翻身。這樣,和取他的性命沒有差別啊。



參考文獻:
1. 臧克家(1949)。有的人。北京
2. Peter2020lin(2009)。優良教師爭奪戰-勵志電影。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peter2020lin/15402050

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之“自我認同與存在”



應上課要求,去學校圖書館借了《唐山大地震》回來。隔天就找個空檔看了,彌補了好幾年前想看的心願。

 有些人會說,馮小剛拍了煽情又頌共的電影。我自己覺得在當下,流淚之餘,有好多想法泉湧而出,所以盡快記錄下來。

我覺得這部電影先提醒了我,生活中要容許自己沮喪和哭泣。外在價值觀總是提醒我"應該要堅強,意志堅定"。這句話是沒有錯,只是太過死板,沒有選擇的空間。所以,我想把這句話改成”人應該在堅定意志之餘,容許自己沮喪“。否則,只會讓人壓抑內心情感、否定自身感受與人格。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也說過,外表的堅強也許是一種“反向”於內心脆弱的防衛機制。當然,這種容許自己沮喪的動作,並不是鼓勵自己逃避面對,而是面對問題時表露情感的一種選擇。

 至於劇情中的一些內容,我也希望透過心理和人格發展的觀點,來給予一些分享。比如小女孩方登在事故後不發一語,到她長大後不願回到唐山去尋找家人的這種表現,應該可以用兩種角度來說明。第一是類似弗洛伊德所說般,對抗焦慮的一種“否認”的防衛機制。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即她不願意承認母親在地震到來而面臨兩難抉擇時,選擇弟弟的事實。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方登也陷入艾力克森(Erik H. Erikson)所說的自我認同危機(self-identify crisis)。當母親在面對兩難抉擇時,她聽到母親最後選擇弟弟時,馬上陷入這種疑惑。這可以從她最後釋懷時說的:”我從第一眼看見方達,我就開始恨自己。他是我弟弟,他能活著,多好啊。媽,對不起~對不起~”
從她的話語中,可以看出方登說她恨弟弟,主要是因為她一直認為為什麼母親不是選擇救她,而是弟弟。是弟弟導致母親選擇放棄她,所以她才會恨弟弟。可是,她又必須壓抑這種恨,因為抉擇的另一邊是他弟弟。這種心理上的矛盾,導致每當她回憶起來,都會頭疼,一直到成長後還是會頭疼。這種頭疼不是生理上的頭疼,而是一種“退化”的防衛機制。慢慢地,演變成她不願意去回憶這一段事實和當時的感覺。

當時母親會選擇弟弟的原因,大概也是社會文化背景驅使(即男性作為傳承家族姓氏等),方登從個體上不能接受這種選擇,這正是杭妮(Karen Horney)所說的社會文化對女性心理造成的影響。這種影響是歷久深遠的,不論是在東方或西方社會皆為如此。這也是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更一步地提出女性存在主義的背景因素。

 後來劇情中的汶川大地震,方登參與了地震救災,就是一種以“昇華”的防衛機制方式來對抗認同焦慮的表現。這種將焦慮的能量轉而以一種社會認可的方式(救災)表現出來,也使方登在當時相對較少心理障礙的情況下,看到另一個母親在面對抉擇時的不舍與內疚,進而同理自己母親當時的心情(甚至是同感,因為之後知道母親也在這種心理障礙下生活了32年)。

從《唐山大地震》,除了看到災難後遺症對人的影響,也再次看到女性心理與女性存在主義的例子,讓我更想要在下學期修習相關的課,希望理學院會在下學期重開相關課程供全校選修。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生命價值的取向

有人認為,人生在世,須得做些對自己、對別人有普遍意義的事情,所以,終其一生勤奮耕耘,孜孜不倦。

有人認為,人生苦短,就是得尋找美好感覺,因為那一刻短暫的美好感覺,抵得上一生辛勞所追求的意義。

前者認為: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其言之意,即是暗示選擇重者。自身的價值是通過努力所創造的意義,甚至是為他人創造的意義,堅持不懈,對世界做出貢獻。選擇前者,生命是否精彩,完全決定於生命過程中所做的事對他人或對世界所帶來的意義。

後者認為:人如果在死之前,沒有真正體驗人世間的萬事萬物,每時每刻沒有好好地為為自己的感覺負責,那是多麼的可惜和多麼的對不起生命。努力為了感覺而生活,每天願意嘗試新鮮的事、物,不相信別人所說的感覺和價值觀,只願意相信自己親身經歷後的感受。也許所做的事情對別人有意義,也許沒有,就端看所做的事是否為自己帶來美好感覺。選擇後者,生命是否精彩,完全決定於生命過程中所做的事對自己的感受。

哲學普遍上把前者定為理性主義(Rationalism),把後者定為經驗主義(Empiricism)。

我看了以上的這兩種取向,那我又是哪一種人呢?或者應該說我現在是哪一種取向?過去是哪一種取向?未來又將會是哪一種取向?


你是哪一種取向?你未來將會是什麼取向?


備註:以上感想來自於一部電影—《白蛇傳說》的觀後感,我想法海大概就是選擇前者,而素素則選擇後者。當然素素是後者中較為極端的一種(即不在乎對他人造成的影響和傷害)所以,我想假設普遍的後者為不極端的。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閱讀分享:《決定未來的10種人》之實驗家(Experimenter)




“我並沒有失敗。我只能說,我已經知道有一萬種方法沒有用”—愛迪生

引用愛迪生的話,並不代表只有像愛迪生那種天才,才算是“實驗家”。 實驗家是能夠讓構想具體化的人—快速地把新構想畫成草圖,用簡單的材料製成原型(prototype),拍簡單的短片來吧特性表現出來,形成新的服務概念。

除此之外,實驗家基本具備以下一種或幾種的特徵:

  1. 透過實驗來推動新作法
    • 強迫人們使用別人的方法會激起敵意和抗拒,所以邀請人們來一起發展新作法,通過人們的親身實驗來推動新變革
  2.  即時做實驗
    •  如果實驗已經是組織文化,即時反應做實驗來改革將會是靈活的彈性和快速調整的基礎
  3.  失敗越多,成功越快
    • 沖掉失敗,接近成功
  4.  原型(prototype)多多益善
    • 只有一個原型,只能換來服務對象不真誠的回饋(為了不要讓你難過而未告知真相) 
    • 多種原型,避免尷尬,提供選擇
    • 降低原型的標準(包括成本),增加原型的數量
  5.  化險為零
    • 遇到危機時,用另一個角度切入來解決
  6.  “銷售”或推廣原型
    • 做實驗,找出適當的媒介來傳達特有的訊息
  7. “錄影帶”原型
    • 利用多媒體,把原型的特點表現出來
    • 甚至可能連多媒體本身就是原型
  8. 年輕人來告訴你
    • 讓年輕人(甚至是小孩子)來通過實驗告訴你他們的想法
  9. 最後,把生活當實驗
    • 把生活當實驗,就能建立持續學習的架構
沒有幾個人,可以在樹下被蘋果達到而靈光一閃而成就非凡。所以,要有突破,實驗是最好的方法。這一路上,也許你就會找到贏的方法。

參考文獻:
Kelly, T. & Littman, J.(2008)。決定未來的10種人 : 10種創新,10個未來(林茂昌譯)。臺北:大塊文化。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閱讀分享:誰在冒險?邁向協同研究。

今天分享的是《透視質性研究》中第16篇的文章: 誰在冒險?邁向協同研究

這是一篇關於大學研究者(大學教授)與學校老師進行研究時的故事,記敘著該大學教授如何在協同研究(collaborative research)的過程中對研究倫理與研究專業的掙扎與徘徊。以下我將會以第一人稱,並嘗試用有別於其他文章的呈現方式—段落式來敘述這篇故事:
 
=========================================================================

過去的研究經驗
我努力想要從老師的主位觀點(emic view)來了解教學,希望他們的聲音能偶被聽見,他們的觀點能偶如其本然地呈現出來。
過去習慣的做法是,針對教師與孩童進行研究,然後寫下我從研究當中所見到的事實。
然而,我並沒有詢問過參與者。

1992年
我得到國際閱讀協會贊助,探討全語教室(whole language)
關於全語教室的意見,有頗為分歧的意見:
有些學者認為,孩童在整全(holistic)、意義中心的教師(即全語教室),自然而然會因為實際情境的需要,而學會識讀的技巧
有些學者則擔心,只有某些學生才適合這種方式的學習,大多數學生則需要更為直接而明白的教導
我個人相信,老師可以在全語教室充滿意義的情境中,讓學生學習到各種識讀的技巧。所以,我想探索全語教室的老師是如何教學,還有學生是如何學習。

我的研究設計
採用俗民誌的資料收集技巧來針對識讀教學進行質性描述
加上一前測後測的對照分析
我認為我的研究構想,所獲致的質性資料與量化資料乃是相輔相成。
我邀請三位全語教學的老師Donna,Joy和Tina協同研究。

 開始時
我先檢視自己的背景知識、經驗、偏好或傾向。
我所偏好的全語教學類型是:沒有忽略技巧教學的全語教學。
我向他們說明研究的目的、程序、保密原則、推出研究的自由度等,我也請她們看田野筆記,分析結果,討論,甚至是聯名發表論文的機會。
在這之前,我和三位老師已經合作一個研究案,而且老師對我寫的分析和報告都沒有異議。
不過,我確實不曾收集他們學生的資料,也不曾使用量化的資料來描述他們的教學。

而在這一次的研究,
我採用Greetz的厚描述(thick description)方式來描述老師的教學。
老師對我所描述的全語教學實情很同意。

可是
寫作的量化資料的卻呈現出不一樣的成效。學生的整全分數(holistic score)(分析學生寫作的流暢程度、對目的之感知、文章的組織及字詞的用法等)有所進步。
然而,學生在大小寫、標點符號加註、單字拼寫等的分數下降了。
尤其在札記出錯比率反而比一年前還要高。

我選擇
在結果報告當中,誠實而公正地交代這些詮釋結果。
雖然我也想過以另一方面的詮釋來解釋其中分數下降的情況
但是不管怎麼看,我都覺得好像是藉口。
最後,我還是把初稿拿給老師們看。

老師們看完後
表示他們討厭那篇文章。
老師表示他們很用心在教導學生從中學習讀寫技巧(通過向其他老師請假、苦讀文獻、搜尋可資運用的教學策略)
我認為我也很認真在進行我的分析、研究和訪談等。
我在對大眾的責任與對老師們的研究倫理之間徘徊

臨走前
其中一位老師表示她不喜歡我稿子當中的某些用字遣詞。我馬上進行修正,並為能夠面對面立即把一些具體的問題解決完畢而高興。
最後,我問他們是否希望隱去名字(因為之前答應的保密原則)。他們沉默了一會,最終決定不用換名字而保留真名,並認為自己的教學因此而改變了不少。

後來
我遇到Tina,他告訴我,他們討論過,並一致認為學生學習字詞拼寫的情況有改善。因此,我答應他們重新檢視一邊田野筆記和學生作品。
果然,我發現後測的拼寫比前測更接近一半通用的拼寫方式(雖然還是錯的,可是比原本進步了)這樣的發現也符合過去相關研究的結果。

再後來的日子
我有機會遇到Donna,問他為何不認同我所呈現的結果與詮釋,卻又同意那這些內容去發表。他說因為這些都是實情,也因為這個研究機會而有機會與友校的老師交流。

質性研究的危險和收穫都是很大的
如果當初在交初稿給老師們時,沒有機會和他們充分討論學生資料的分析結果和詮釋,就可能摧毀我們的關係。
我也沒有充分探索老師們怎麼看待這份研究,對這份研究有什麼感覺。身為研究者,首要考量的應該是訊息提供者(informant)的權益。從效用論的觀點來看,研究的效益並不值得我因此而危害我和老師們的關係或該場域。

其實,老師們才是這個研究當中真正冒險的人
因為他們允許我進入這個教學場域進行研究。這是需要過人的勇氣和天大的胸懷(因為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和感受-曾經被人觀察上課情況)。

我想,我們學到:
在研究中,所有偏見、程序、倫理原則都必須大家都弄清楚。
但,我並沒有交代我的個人偏好(沒有實踐有紀律的主觀disciplined subjectivity),也沒有對學生上課的情況進行厚描述的記錄。
保護訊息提供者,乃是研究者必須遵守的最重要倫理準則,因為如果沒有建立和訊息提供者的關係,就不可能完成有實效的研究。

真正的協同研究:
應該是讓老師們參與意義詮釋、協商或修正的過程,期待未來我可以和他們共同開展完全不折不扣的協同研究。

後記:
嘗試回答焦點問題:
用量化的資料來描寫學生的寫作歷程,而教師們卻認為,該等資料沒有公平地呈現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成果。 應該如何處理?
我的想法是:接受老師的看法,認真重新檢視量化結果。

協同研究老師們對與研究結果的看法,有若干地方和我意見相左,我該如何發表或出版該等研究結果?
我的想法是:耐心溝通,尋求共識。

我必須小心,以免破壞了我和這群老師過去數年來協同研究建立的關係。應該如何因應這種情況?
我的想法是:謹慎看待老師對我們的信任

老師如何在受限的角色下(即研究者的相對權威),達到真正的課堂協同研究? 
我的想法是:保持開放的心和充分的討論


原文作者:Ellen McIntyre
辛辛那提大學教育學博士Ph. D.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專長:識讀研究與研究方法、從事識讀能力與課堂有效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deMarrais, K. B.(2007)。透視質性研究(李政賢譯)。台北:五南。
http://en.wikipedia.org/wiki/Emic_and_etic
http://en.wikipedia.org/wiki/Whole_language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看書與閱讀評論


我發現,把一本書看完,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把書好好“消化”,並找出書中值得借鑒的部分。為了達到後者的效果,寫閱讀評論就是其中一個不錯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寫閱讀評論成為研究所的多數的課當中,教授時常交代的作業。雖然如此,還是會有許多研究生不懂為什麼要寫閱讀評論,常常為了要交(閱讀評論)而寫。至少我對待閱讀評論的態度在昨天之前都是如此,常常不知為何而為之。一直到昨天,我寫完第一篇自己想讀的書《決定未來的10種人》的評論後,才發現原來閱讀評論的目的就是如此。

除此以外,我還發現,許多人寫了閱讀評論,卻有點孤芳自賞的感覺,覺得做這回事沒有什麼特別的效果(地球也一樣在轉動,哈哈~),所以也就越寫越少,最後索性就不寫了。所以,我想到一個方法,就是在自己的Blog上寫,然後轉貼到自己的Facebook首頁上,把自己當着是《開卷八分鐘》的梁文道在介紹書。這樣一樣,不但可以持之以恆地讀和寫(因為每天都會開Facebook看到這個消息,而且偶爾一個“贊”"Like"就是你個人的提醒和推動力咯。

因此,我想到的是,也把這個學期必修課所讀的書,也在這裡分享。


閱讀分享:《透視質性研究》
 
 這本書是質性研究的推薦書,適合想了解質性研究或想了解“人”的人。

這本書有18篇的分享文章,由19位研究者所寫關於自己的親身經歷(其中有一篇是2個人一起完成的)。我希望接下來,我將利用18次的篇幅來完成這本書的閱讀評論。

我想從第15章開始寫。第15章的題目是《幼兒場域之協同研究與不太協同的研究之反思》(英文題目為Reflections on Collaborative and Not-So-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

為什麼從這一篇開始?主要是因為這一篇描述了一個新手研究者(俗稱菜鳥)在進行第一次研究時面對的情況。除了新手研究者之外,我也認為這篇文章非常適合職場新手,尤其是職場新手管理者來看看。我和幾位同學在討論時都發現,原來我們都走過和作者一樣的路。所以,這篇應該是新手,尤其是新手研究者或新手管理者必看!

這一篇主要描述Marsh和Swadener都是大學裡教育學系的研究者(教授和碩士研究生)。她們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幼兒園的孩子和幼教老師。其中,Marsh描述她在第一次進行課室研究時面對到與合作夥伴的衝突和矛盾,包括合作夥伴對他的戒心和不信任,尤其是當Marsh和合作夥伴其實是一種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差異關係時。Marsh坦承這是因為她沒有在開始進行研究前主動接觸她的研究夥伴。雖然她過後採取亡羊補牢的方法,但始終效果不佳,畢竟裂痕已經造成。至於另一位作者Swadener則分享她如何通過Marsh的經驗,了解到研究者必須小心翼翼地在修理老師(teacher-bashing)過度美化研究結果之間走鋼索。最後她們始終相信,在教育領域裡,只有當學校老師與大學研究學者,以雙方相互交織的需求與興趣為基礎的前提下,發展出協同研究(collaborative research),彼此傾聽、互相尊重、對於改革也能保持開放接受的心態時,學校裡的老師及更重要的學生的福祉才能得到長足的推進

 這些情況,在擁有高學歷背景的管理人員(不管是什麼領域)和豐富經驗的被研究者(或下屬)共處的場合都會出現。如何引領下屬向着管理者認為正確的方向前進,是相當考智慧的功夫。我自己也曾經面對這種情況(雖然當時的我並不具備相當高的學歷)。

在討論環節中,老師和我們分享道,要達到引領的效果,可以採用2種方法。第一種是借助資源或背景,也就是利用自己身後具權威的資源(如指導教授或曾經拜師的老師)。第二種方法就是本身必須帶著富有自信的精神面貌來進入場域讓對方相信你的確是專家)。被研究者(或下屬)相信你的話,就會願意跟著你的方法。而你的方法的確帶來成效時,大家自然就會繼續和你前進而繼續良性循環下去。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閱讀分享:《決定未來的10種人》



介紹一本書,除了是一種分享,也是一種整理自己讀書心得的方法。

這本書英文書名是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從英文字來看,應該翻成《創新的10張臉或10種人》,可是譯者林茂昌把它翻譯成《決定未來的10種人》,我覺得這實際上就是一種innovation,至少比較能吸引人來看。還記得自己說過,人害怕未知,所以有本書能夠讓你知道未來,那會是多麼的聳動啊!

別擔心~這裡所說的10種人,不是意味着只有這10種人在未來才能發光發熱,更不可能只有這10種人在未來的日子才能生存。其真正的意思,是如果想要讓自己能更加創新,更有創意,就不妨學習這10種人的特質。我希望能通過10次的篇幅,把書中的10種人(特質),一一看過,並寫出自己的想法。

Tom Kelly(作者)把創新的人的特質分為三類,分別是學習類、組織類和建造類。這次介紹的是學習類的第一種人的特質。

第一種就是人類學家(anthropologist)。對於這個字,我個人很有感覺,因為這個學期有上着教育學的《質性研究方法》課,其中的內容有相當多的相似之處。人類學家基本上具有以下的6中特質:
  1. 具有beginner's mind(作者翻譯成“初心”或者可以是永遠保持學習者心情)
  2. 熱愛人類行為中的新鮮事(喜歡觀察人、訪談人)
  3. 會參考自己的直覺
  4. “未曾相識”中尋求頓悟或靈感(對一種已經看過很多次的東西都永遠保持“未曾相識”的感覺,這樣才可以見到別人視而不見的東西)
  5. 隨身攜帶“錯誤表”和“構想庫” (“錯誤表”記錄看起來有問題的東西,“構想庫”記錄值得學習的創意或尚待解決的問題)
  6.  願意在垃圾桶裡找線索(到不尋常的地方尋找靈感)
在這一篇,Kelly提出了4大類人類學家發展出來的工具,分別是詢問、觀察、學習和嘗試。其中,他特別強調觀察和詢問,更描述了好些案例來說明觀察和詢問的訣竅。其中,他引用同事凱特的"和小朋友交談的7個訣竅,包括問關於鞋子的東西(鞋子是大部分孩子都會有意見的事)、把他最要好的朋友找來一起談、要求參觀他們的房間、說說自己的事(最好是弱點或糗事)、提醒他們這個案子是“最高機密”、逗他們笑和問他們“如果有100元,你想做什麼事”。我覺得那7個訣竅稍作修改應該可以作為和成人訪談的方法。

觀察方面,他提出幾種觀察法,包括速效觀察法、注意生活上有“修正”的地方、第一眼、實際觀察和從年輕人著手。雖然其中有些觀察法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市場需要什麼(帶有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的味道),但這種方法確實做到”和常人看一樣的東西,卻得到常人所沒有的體會或靈感“。

(待續)

附上:書本網址
崔成奉的最後成績


為上一個議題《學校教育沒有在他身上發揮作用,是社會和他啟發了自己》寫下一個句號。但是,對他和對所有看過這一個視頻的人來說,也絕對不是個句號,而是開始去想。。。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學校教育沒有在他身上發揮作用,是社會和他啟發了自己


外貌平凡的他,遭遇卻是相當不平凡。他自幼生長在艱困的環境裡,目前是個勞力工作者。評審宋允兒問 他:「我注意到你的報名表上『家庭欄』是空白的。」他回答:「我三歲時被遺棄在孤兒院,五歲時因為挨打而逃離。」另一位評審好奇地問:「那你離開孤兒院之 後怎麼生活?」他說:「我在街上販賣口香糖和提神飲料謀生,前後大約十年。」宋允兒又問:「那你跟誰同住?」他說:「我獨自一人。」也就是說,他從五歲起 就是孤獨自立,此時,影片中可以看到宋允兒已開始動容。
他睡在樓梯間或是公廁,像隻蜉蝣般獨自過了十年,賽前他說:「我只想像個一般人一樣。」
宋允兒又問:「你有上學嗎?」他說;「沒有,他透過學力測驗取得國中小學歷,而高中是他就讀的第一所學校。
他不覺得他唱得好,但是唱歌能讓他感覺自己變成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人。當宋允兒問他:「你喜歡唱歌嗎?」他說:「我寧可說我唱歌是因為我享受唱歌的感覺,那是我蜉蝣生涯中所喜好的第一件事。我不是個好歌手,我只是喜歡唱。」

他所演唱的歌曲是〈Nella Fantasia〉,原本是1986年電影《The Misson》(教會)配樂裡的主旋律〈Gabriel’s Oboe〉,1998年加上歌詞之後由Sarah Brightman演唱,後來陸續有多人翻唱,例如:Celtic WomanIl DivoRussel Watson,以及Paul Potts


他的演唱令全場驚豔動容,宋允兒很快就飆淚,另一位看起來比較理性的評審最後也難忍奪眶的淚水,觀眾更是頻頻拭淚。誰能想得到一個從小孤苦無依、受盡苦楚,獨自在街頭求生存的男孩,只因為喜歡唱歌,而傳達出如此天籟呢?

當他唱完,宋允兒難掩激動的神情說:「我好想給你個擁抱!」(果然是母性的光輝!)另一位理性取向的的評審則盡責地問他:「你為什麼想唱歌?」他 說:「我年輕時遇到不少壞事,像是被賣到某個地方,有一天在夜店賣口香糖,看到一個歌手在舞台上唱歌,一般夜店的音樂都很嗨,而我卻被他誠摯的歌聲迷住, 從那時候起,我就開始喜歡唱歌,也想成為歌手。」評審說:「我認為你的身上有美妙的樂器(嗓音),你有上過相關的課程嗎?」他說:「有機會的話我想學習相 關的課程,但是目前我是靠著自己聆聽和練習。」評審說:「不管你在這項比賽的結果如何,我都很願意協助你參加相關歌唱課程。」

另一位男性評審說:「透過觀眾的反應,你的表現很明確告訴我們什麼是偉大的演出。」
最後,他當然很順利獲得一致認可,晉級到下個回合。

主持人告訴他:「現在有上百人為你鼓舞,等這集播出之後,會有上千人為你喝采!只要你努力完成後續的比賽,接下來全韓國五千多萬人都會是你的粉絲,全世界六十幾藝人都是你的粉絲!你將不再孤單,加油!」
沒錯!透過網路的傳遞,他的比賽影片短短幾天已經突破百萬瀏覽人次!

以上內容引用自http://samuelshih.wordpress.com的分享,謝謝他的撰寫,寫得很不錯。

我的想法(當然又從教育來看), 教育一定來自學校嗎?在他身上看來,答案是否定的。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許應該慶幸他沒有經過學校教育,不然也許沒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因為學校老師可能會告訴他唱歌沒有前途等等,而勸他放棄。

教育到底是什麼?絕對不是等於學校而已,教育應該就是啟發個人,讓人活出自己。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影視分享:龍櫻(或稱東大特訓班)連續劇

這幾天看了一部日本連續劇《龍櫻》(或稱東大特訓班)。對極力反對升學主義和應試教育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很適合的戲劇(激起個人的反思);對於不知道什麼叫升學主義和應試教育的人來說,這部連續劇適合作為啟蒙。對教師或對教育有興趣的人來說,更應該來看一看了。



看完後,我自己察覺到,在個人面對難題時,認清事實自我肯定是很重要的。話說在看這部劇的同時,我正在為課業報告進行研讀。我再次體會到那種”書讀得越多,越發現自己讀得少“。為了了解課業上的一個課程哲學理論,我須從整個哲學史來了解有關理論的形成脈絡,結果從西方哲學的希臘到當代哲學都想要了解,越讀越無知,才有了一種瓶頸的感覺。在面對瓶頸而求助無門的時候,我決定採用以往解決煩惱的方法—看電影。剛好有朋友介紹這部連續劇,就從中自行調適。

說回來,認清事實(Recognize the truth)的意思,我認為,在遇到任何問題時,認清事實—即當下的問題必須由自己來面對和解決的。倘若遇到問題就假借各種理由和藉口來安慰自己”有關問題不應該發生在我身上“,而採取逃避的話,只是失去了成長和學習的機會。我認為,如果當下沒有把握解決問題,可以選擇暫時離開問題現場,但是不可選擇遺忘有關問題。在轉換心情後,再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

接著,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就應該在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在遇到任何問題時,須肯定一件事—”沒有人比你更清楚這件事所以你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了“。當然,這個過程中,諮詢他人的意見和尋找資訊都是作出決定應該做的事。

至少我是這麼走過來的。。。

另外,作為教師,我自己不斷在想,在面對現實社會時,如何讓學生清楚了解現實社會全部的事實,並自行作出選擇的同時,不至於對自己失去信心,而害怕做選擇或逃避?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上課心得(2011.11.04)教師作為轉化型教師

今天上質性研究的課,都在討論教師作為轉化型(Transformative)教師的角色。轉化(Transformative)一詞來自於Henry Giroux對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分子(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的文章,意即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保持一種批判性醒覺,把教學上面對的問題都放在整個社會脈絡來檢視及了解個中原因,進而促進實質結構上的改變。

之前在學校當教務主任時,曾經聽到有位老師很困惑告訴我說他已經用過超過5種方法來教導學生,可是許多學生的學習成就就是沒有改善,甚至學校行政主管也表示,有些學生就是不應該留在學校,應該殺一儆百。當時,我認為可能是老師還沒有用對方法而已。一問之下,原來那位老師不但用上多媒體教學、做中學、多元智慧學習方式、甚至連家庭訪問都去過了,最後才告訴我這些學生應該是孺子不可教也。當時我不同意他的說法,我說如果只有一個學生,可能是有關學生面對學習方式的不同(Learning difference)(因為我不太同意用Learning difficulty-學習障礙)。但是現在是一群學生面對同樣的問題,這個就是整體課程的問題。很顯然的,我那不太完整的解釋似乎沒有使他釋懷。

現在想想,如果把以上的問題,以轉化型思考方式,就有機會了解原因是否來自於學校當局對教學事務的安排不恰當、整體課程的不適用、龐雜、甚至是面對社會性資源匱乏的問題(即屬於當地貧窮或弱勢的群體)。如果問題真的來自以上的原因,則需要學校當局、課程制定者或國家政策制定者來進行改革才能有效。這其實就是一種體現社會公義的方式。

舉個簡單例子,馬來西亞獨立中學所面對的經濟來源問題,絕對不是用擴大班級人數、增加老師節數等節流的方式來解決,而應該是要求政府承認獨立中學作為國民教育體制。

如此一來,我覺得教師作為一個轉化型教師,除了可以釋懷心裡困惑已久的個人能力自我否定,也直接地促進整體學校的改革或課程的改革,最後解放學生的受教情況。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上課心得(2011.10.11)-知道“不知道”?知道“知道”?

昨天上完黃老師的課程學研究,覺得有好多東西要想和講,只是前天趕報告太累(而且還是誤以為昨天要交報告,其實老師根本沒有打算昨天驗收的意思),結果累到沒有力氣打字。今天來寫,希望還是會湧泉而出。

昨天的課,主要是談課程分析在遇到不同旨趣或不同取向的意識形態的情況下,會受到怎麼樣的影響?大家的討論從實證主義(或工具主義)到詮釋主義(或務實主義),再到批判主義和後現代主義。 最後,老師不忘提出她在對課程(或者是教育)的看法-課程統整(Curriculum Integration)。這裡沒有打算詳細講解老師的看法,有興趣的,可以找《統整課程系統》(黃譯瑩,2003)來好好看。

過程中,我對老師說的一句話特別有印象:”當你發現你有一種想法時,在你知道你的想法後,請立刻檢視為何你會有這種想法(Why do I think so?)。這是因為如果我有這種想法,我的想法肯定是包含了周遭(或背景)對我的影響。在我嘗試了解周遭如何造成我當時的想法之後,我就會更加認識“”和“世上”的萬事萬物的關係。這種了解有何用?這種對“世上”的萬事萬物的了解將讓我在作出下一步行動之前,有更多的選擇,因為我已經看到更多的選擇了。

“教育就是提供選擇”

更進一步去想,我就想到為什麼我會有‘老師的這句話話特別有意思’的想法。

我所可以想到的背景原因可能是:

 我一直認為,人在一生當中,最害怕的不是死亡,也不是黑暗,更不是鬼神(對非無神論者來說),而是無知(或不知道)。因為我們不知道人死了會怎樣,所以害怕;因為我們不知道黑暗中有什麼,所以害怕;因為我們不知道鬼神,所以害怕。

所以,倘若我能夠知道為什麼我知道,或者知道我為什麼不知道,那我就離不知道比較遠了。(只是離比較遠,不能說是知道了,因為我不知道我的知道是不是真正的知道)這就是人窮盡一生最想知道的事,不是嗎?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上課心得(2011.10.7)- 堅持每一天都把同一件小事做好,就是一件大事

今天在上午的質性研究的課,鄭老師說他堅持每天運動,晚上如果有時間,還去打網球。這倒提醒了我,我以前堅持每週的跑步,竟然隨著研究生生活的開始而結束了。接著,下午馮老師正好也在課堂講到一個概念,“需要不一定會成為動機”,他又剛好舉的例子就是:所有人都知道需要運動,但是不一定所有人會去運動。”


我想,一個人其實不必時時刻刻夢想做大事,只要堅持每一天都把同一件小事做好,那,長久來看,就是一件大事了。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質性研究方法---調查訪談計劃

今天在上鄭老師的《質性研究方法》課時,講到調查訪談技巧時,突然講到旅遊和訪談的結合。他說如果能在旅遊的當兒,安排一個時段(早上或下午)在當地做兩個訪談,這樣的旅遊所帶來的感覺就比較不一樣,也會讓旅人印象深刻。當時,我腦海裡想到某水果旅行社的口號-“深度旅遊”。我想這種把當地文化通過訪談方式來帶入旅程當中的旅遊,才是真正的“深度旅遊”。

而我,回想起過去的幾次國內和國外的旅行,在旅程結束後的幾年後,除了照片,我再也無法在我腦海裡找到關於那幾個地點的印象。為了節省我的旅行費用(每次旅行完一下子就忘記了旅途的點點滴滴),我決定在下次旅行時,好好地安排一下這種訪談,並運用以下一些技巧和原則,好好學以致用。包括:

1) 時間安排上必須預留一段緩衝時間(因為受訪者可能在我和他交談一段時間後,才放下心防,開始“深談”,這是通常是訪談中較為精彩的部分。

2) 要有準備,包括對當地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有個好的開場白。

3)“滾雪球方法”,找個當地人來訪談,訪談後由該為受訪者介紹一個他認為適合的受訪者,繼續下一個訪談。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预备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实验考试(期末考前测试)

在预备班的科学常识课(或科学活动课)里,我一直有机会进行教学实验。这次,我将会进行我在教学生涯一直都想尝试的科学实验考试。预备班的学生将在下周考试时间进行科学实验考试,本周将进行考试前的测试,当然题目也和下星期的题目不一样。有关详情如下,欢迎所有科学老师互相指教。


我把所有相关的资料放在这里。有兴趣的老师可以拿去参考,没有版权,因为许多资料都是网上找到的。

预备班实验测试 

预备班科学实验测试评分表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
组员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实验:色光与颜色的关系

目的:研究色光对物体颜色的影响

器材
器材
数量
器材
数量
1
白色
数张
灯或手电筒
1
黑色
1
绿色
1
红玻璃
1
红色
1
绿玻璃
1
蓝色
1
蓝玻璃
1

实验步骤:

1.制作暗箱:在纸箱的盖子上和侧面分别切割一个大小为与3厘米×3厘米及15cmx15cm的洞口。

2.若纸箱内部不是白色,则在纸箱内部黏贴一层白纸,以增加实验观察的准确性。

3.在纸箱中放置各种颜色的色纸,记下色纸的颜色及位置,然后盖上纸箱盖封闭成暗箱。

4.以课本或其他不透明的物体遮住暗箱盖上的洞口处,使外界光源无法进入暗箱中,从侧面的洞口观察,是否能看见暗箱中色纸的颜色及位置?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将红色的玻璃纸放在暗箱盖上的洞口处并遮住整个洞口,然后使台灯灯光由洞口透过红色的玻璃纸产生红光,照射暗箱内部。

6.若透过玻璃纸产生的色光不明显,可将玻璃纸裁成相同大小23张,重叠来增加有关光线的颜色。

7.从侧面的洞口观察暗箱中色纸的颜色,哪些色纸显现的颜色没有改变?

8.更换不同颜色的玻璃纸,重复步骤3.4



实验结果:
1:观察到色纸的颜色
   玻璃纸的颜色
色纸原
本的颜色
透明无色
绿












绿

























回答问题:

1.  在没有光源时,能分辨暗箱中色纸的颜色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红色的色纸在何种光源照射下,依然保持原来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纸叠在一起,然后透过玻璃纸观看日光灯光源,日光灯所发出的白光中哪一种色光会透过玻璃纸?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1.  人的眼睛要看到物体,必须有:(请圈出1个正确的答案)
A.  光线              B. 声音

2.  我们所看到物体的颜色是由以下两个因素组成:(请圈出两个正确的答案)
A.    光的颜色          B. 物体的颜色           C. 物体的大小

预备班实验考试评分标准

组别
标准
分数
合作精神
分工
5%
配合
5%
讨论
5%
研究精神
认真
5%
细心
5%
实验结果
准确
5%
诚实
5%
实验地点整洁
整齐
5%
清洁
5%
实验报告素质
完整
5%
干净
5%
字体清楚
5%
回答问题
实验结果20
20%
问题和结论5
20%

总分
100%




 欢迎大家给予意见。谢谢!

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20部值得推荐给老师、父母、中学生的电影(三)

第三部值得推荐的电影是《Mr. Holland's Opus》中译:《生命因你动听》

电影剧照



 1964年的秋天,美国俄勒冈州。心怀远大理想的作曲家格兰·霍兰为了挣钱完成他的事业,在一所中学谋到了一份音乐教师的工作。他这么做完全是退而 求其次的无奈之举,家庭生活的重担使得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到学校上课的第一天,音乐基础级差的学生们便给了他一个难堪的下马威。他们在弹奏乐器时不但走 调,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古典作曲家巴赫都没有听说过。霍兰的信心遭到了打击,女校长杰克布也多次向他提出善意的批评。在丈夫的工作遇到挫折时,从事摄影工作 的妻子在一旁耐心地劝解和宽慰他;好友体育教师比尔·梅斯特也用自己从教以来的亲身经历,向霍兰证明教导学生需要无私的爱心和充分的时间。

在霍兰的悉心培育下,原本对音乐一窍不通的白人学生格楚特·兰和黑人学生路易斯·鲁斯,分别学会了单簧管和大鼓这两样乐器。就在霍兰醉心于教学 生活的时候,他的儿子降生了,谁知却是个先天性的失聪患儿。这一重创使霍兰对家庭的重心有所转移,消极彷徨中和漂亮的女学生露韦娜·摩根有了一段朦胧的恋 情。妻子察觉到了丈夫的细微变化,但并没有点破。摩根去纽约深造后,霍兰便将全部的身心转移到了儿子和教学上,和妻子的关系也冰释前嫌。之后的30年间, 霍兰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音乐素养,而且还用爱心、信任和理解赢得了大伙的尊敬和爱戴。在他退休前,深怀感激之情的历届学生们欢聚一堂,为老师开了一场盛大 的欢送会,管弦乐队奏响了一支激昂雄壮的“美国交响曲”向霍兰表示了最崇高的敬意。


推荐对象
老师

推荐原因
有些人成为老师,并不是因为他原本就想当老师。这部电影中的霍兰先生也是如此。然而,他在过程中发现如果他继续把老师当成是一份工作,他永远无法理解教学的诀窍,也无法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更无法理解教学的趣味和成就。只有真正把教学当成生命中的一部分,他才真正开始发挥想象力、创意来不断地尝试不同的方法来启发学生,使学生收益,让自己感受成就。

霍兰先生也面对教育工作者常见的自身家庭与学校的矛盾,而这部电影尝试为现实生活中的老师提出一些建议,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最后,当他在退休时,以为自己虚度一生(毕竟他所过的这一生和他计划的并不一致)。这时,所有曾经受他的教导和影响的人一起告诉他,他的一生比所有人都有意义。

另外,作为一部描述音乐老师的电影,它的配乐都属一流之选,尤其是最后一幕的美国交响曲和片尾曲。

片中名句:老师有两项任务,第一项是传授知识,第二项是启发方向。而第二个永远比第一个重要。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2011年国语歌唱比赛录影(终于上载了!)

各位同学,我已经将其中一班的国语歌唱比赛的录影上载到Youtube了。请按以下的Youtube短片来看。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20部值得推荐给老师、父母、中学生的电影(二)

第二部要推荐的电影是《Taare Zameen Par》中译《心中的小星星》








剧情介绍 


Ishaan Awasthi (Darsheel Safary)是一个八岁小男孩,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未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这些对于成人世界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对家庭作业、分数和整洁更感兴趣。而Ishaan在学校,似乎什么也做不对。
  当他惹出的麻烦已经超出父母能掌控的范围后,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导。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Ishaan必须应对额外的与家庭分离的创伤。
  一天,一位新的美术老师Ram Shankar Nikumbh(Aamir Khan)突如其来,用欢乐和乐观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学生们都满怀热忱,除 IshaanNikumbh很快也发现了Ishaan并不快乐,然后他开始了找寻原因。用时间、耐心和关怀,他最终帮助Ishaan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



介绍对象
教师,父母,中学生

推荐原因
这部电影是由我的一位老师介绍的。这部提倡“因材施教”的电影,深切表现海报上所写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的意义。其实,除了赚人热泪和打破旧观念之外,我也从这部电影看到因材施教的实施方法,让“因材施教”不仅仅流于口号。其方法即利用长处来带动短处,让长处作为自信心的源头来带领孩子学习克服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