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上課心得(2011.11.04)教師作為轉化型教師

今天上質性研究的課,都在討論教師作為轉化型(Transformative)教師的角色。轉化(Transformative)一詞來自於Henry Giroux對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分子(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的文章,意即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保持一種批判性醒覺,把教學上面對的問題都放在整個社會脈絡來檢視及了解個中原因,進而促進實質結構上的改變。

之前在學校當教務主任時,曾經聽到有位老師很困惑告訴我說他已經用過超過5種方法來教導學生,可是許多學生的學習成就就是沒有改善,甚至學校行政主管也表示,有些學生就是不應該留在學校,應該殺一儆百。當時,我認為可能是老師還沒有用對方法而已。一問之下,原來那位老師不但用上多媒體教學、做中學、多元智慧學習方式、甚至連家庭訪問都去過了,最後才告訴我這些學生應該是孺子不可教也。當時我不同意他的說法,我說如果只有一個學生,可能是有關學生面對學習方式的不同(Learning difference)(因為我不太同意用Learning difficulty-學習障礙)。但是現在是一群學生面對同樣的問題,這個就是整體課程的問題。很顯然的,我那不太完整的解釋似乎沒有使他釋懷。

現在想想,如果把以上的問題,以轉化型思考方式,就有機會了解原因是否來自於學校當局對教學事務的安排不恰當、整體課程的不適用、龐雜、甚至是面對社會性資源匱乏的問題(即屬於當地貧窮或弱勢的群體)。如果問題真的來自以上的原因,則需要學校當局、課程制定者或國家政策制定者來進行改革才能有效。這其實就是一種體現社會公義的方式。

舉個簡單例子,馬來西亞獨立中學所面對的經濟來源問題,絕對不是用擴大班級人數、增加老師節數等節流的方式來解決,而應該是要求政府承認獨立中學作為國民教育體制。

如此一來,我覺得教師作為一個轉化型教師,除了可以釋懷心裡困惑已久的個人能力自我否定,也直接地促進整體學校的改革或課程的改革,最後解放學生的受教情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