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人生在世,須得做些對自己、對別人有普遍意義的事情,所以,終其一生勤奮耕耘,孜孜不倦。
有人認為,人生苦短,就是得尋找美好感覺,因為那一刻短暫的美好感覺,抵得上一生辛勞所追求的意義。
前者認為: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其言之意,即是暗示選擇重者。自身的價值是通過努力所創造的意義,甚至是為他人創造的意義,堅持不懈,對世界做出貢獻。選擇前者,生命是否精彩,完全決定於生命過程中所做的事對他人或對世界所帶來的意義。
後者認為:人如果在死之前,沒有真正體驗人世間的萬事萬物,每時每刻沒有好好地為為自己的感覺負責,那是多麼的可惜和多麼的對不起生命。努力為了感覺而生活,每天願意嘗試新鮮的事、物,不相信別人所說的感覺和價值觀,只願意相信自己親身經歷後的感受。也許所做的事情對別人有意義,也許沒有,就端看所做的事是否為自己帶來美好感覺。選擇後者,生命是否精彩,完全決定於生命過程中所做的事對自己的感受。
哲學普遍上把前者定為理性主義(Rationalism),把後者定為經驗主義(Empiricism)。
我看了以上的這兩種取向,那我又是哪一種人呢?或者應該說我現在是哪一種取向?過去是哪一種取向?未來又將會是哪一種取向?
你是哪一種取向?你未來將會是什麼取向?
備註:以上感想來自於一部電影—《白蛇傳說》的觀後感,我想法海大概就是選擇前者,而素素則選擇後者。當然素素是後者中較為極端的一種(即不在乎對他人造成的影響和傷害)所以,我想假設普遍的後者為不極端的。
为自己开始一个反思的空间,反思自己的想法,证明自己所说的是否正确,也因为马克吐温说过: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What gets us into trouble is not what we don't know. It's what we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閱讀分享:《決定未來的10種人》之實驗家(Experimenter)
“我並沒有失敗。我只能說,我已經知道有一萬種方法沒有用”—愛迪生
引用愛迪生的話,並不代表只有像愛迪生那種天才,才算是“實驗家”。 實驗家是能夠讓構想具體化的人—快速地把新構想畫成草圖,用簡單的材料製成原型(prototype),拍簡單的短片來吧特性表現出來,形成新的服務概念。
除此之外,實驗家基本具備以下一種或幾種的特徵:
- 透過實驗來推動新作法
- 強迫人們使用別人的方法會激起敵意和抗拒,所以邀請人們來一起發展新作法,通過人們的親身實驗來推動新變革
- 即時做實驗
- 如果實驗已經是組織文化,即時反應做實驗來改革將會是靈活的彈性和快速調整的基礎
- 失敗越多,成功越快
- 沖掉失敗,接近成功
- 原型(prototype)多多益善
- 只有一個原型,只能換來服務對象不真誠的回饋(為了不要讓你難過而未告知真相)
- 多種原型,避免尷尬,提供選擇,
- 降低原型的標準(包括成本),增加原型的數量
- 化險為零
- 遇到危機時,用另一個角度切入來解決
- “銷售”或推廣原型
- 做實驗,找出適當的媒介來傳達特有的訊息
- “錄影帶”原型
- 利用多媒體,把原型的特點表現出來
- 甚至可能連多媒體本身就是原型
- 讓年輕人來告訴你
- 讓年輕人(甚至是小孩子)來通過實驗告訴你他們的想法
- 最後,把生活當實驗
- 把生活當實驗,就能建立持續學習的架構
參考文獻:
Kelly, T. & Littman, J.(2008)。決定未來的10種人 : 10種創新,10個未來(林茂昌譯)。臺北:大塊文化。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閱讀分享:誰在冒險?邁向協同研究。
今天分享的是《透視質性研究》中第16篇的文章: 誰在冒險?邁向協同研究。
這是一篇關於大學研究者(大學教授)與學校老師進行研究時的故事,記敘著該大學教授如何在協同研究(collaborative research)的過程中對研究倫理與研究專業的掙扎與徘徊。以下我將會以第一人稱,並嘗試用有別於其他文章的呈現方式—段落式來敘述這篇故事:
=========================================================================
過去的研究經驗
我努力想要從老師的主位觀點(emic view)來了解教學,希望他們的聲音能偶被聽見,他們的觀點能偶如其本然地呈現出來。
過去習慣的做法是,針對教師與孩童進行研究,然後寫下我從研究當中所見到的事實。
然而,我並沒有詢問過參與者。
1992年
我得到國際閱讀協會贊助,探討全語教室(whole language)
關於全語教室的意見,有頗為分歧的意見:
有些學者認為,孩童在整全(holistic)、意義中心的教師(即全語教室),自然而然會因為實際情境的需要,而學會識讀的技巧
有些學者則擔心,只有某些學生才適合這種方式的學習,大多數學生則需要更為直接而明白的教導
我個人相信,老師可以在全語教室充滿意義的情境中,讓學生學習到各種識讀的技巧。所以,我想探索全語教室的老師是如何教學,還有學生是如何學習。
我的研究設計
採用俗民誌的資料收集技巧來針對識讀教學進行質性描述
加上一前測後測的對照分析
我認為我的研究構想,所獲致的質性資料與量化資料乃是相輔相成。
我邀請三位全語教學的老師Donna,Joy和Tina協同研究。
開始時
我先檢視自己的背景知識、經驗、偏好或傾向。
我所偏好的全語教學類型是:沒有忽略技巧教學的全語教學。
我向他們說明研究的目的、程序、保密原則、推出研究的自由度等,我也請她們看田野筆記,分析結果,討論,甚至是聯名發表論文的機會。
在這之前,我和三位老師已經合作一個研究案,而且老師對我寫的分析和報告都沒有異議。
不過,我確實不曾收集他們學生的資料,也不曾使用量化的資料來描述他們的教學。
而在這一次的研究,
我採用Greetz的厚描述(thick description)方式來描述老師的教學。
老師對我所描述的全語教學實情很同意。
可是
寫作的量化資料的卻呈現出不一樣的成效。學生的整全分數(holistic score)(分析學生寫作的流暢程度、對目的之感知、文章的組織及字詞的用法等)有所進步。
然而,學生在大小寫、標點符號加註、單字拼寫等的分數下降了。
尤其在札記出錯比率反而比一年前還要高。
我選擇
在結果報告當中,誠實而公正地交代這些詮釋結果。
雖然我也想過以另一方面的詮釋來解釋其中分數下降的情況
但是不管怎麼看,我都覺得好像是藉口。
最後,我還是把初稿拿給老師們看。
老師們看完後
表示他們討厭那篇文章。
老師表示他們很用心在教導學生從中學習讀寫技巧(通過向其他老師請假、苦讀文獻、搜尋可資運用的教學策略)
我認為我也很認真在進行我的分析、研究和訪談等。
我在對大眾的責任與對老師們的研究倫理之間徘徊
臨走前
其中一位老師表示她不喜歡我稿子當中的某些用字遣詞。我馬上進行修正,並為能夠面對面立即把一些具體的問題解決完畢而高興。
最後,我問他們是否希望隱去名字(因為之前答應的保密原則)。他們沉默了一會,最終決定不用換名字而保留真名,並認為自己的教學因此而改變了不少。
後來
我遇到Tina,他告訴我,他們討論過,並一致認為學生學習字詞拼寫的情況有改善。因此,我答應他們重新檢視一邊田野筆記和學生作品。
果然,我發現後測的拼寫比前測更接近一半通用的拼寫方式(雖然還是錯的,可是比原本進步了)這樣的發現也符合過去相關研究的結果。
再後來的日子
我有機會遇到Donna,問他為何不認同我所呈現的結果與詮釋,卻又同意那這些內容去發表。他說因為這些都是實情,也因為這個研究機會而有機會與友校的老師交流。
質性研究的危險和收穫都是很大的
如果當初在交初稿給老師們時,沒有機會和他們充分討論學生資料的分析結果和詮釋,就可能摧毀我們的關係。
我也沒有充分探索老師們怎麼看待這份研究,對這份研究有什麼感覺。身為研究者,首要考量的應該是訊息提供者(informant)的權益。從效用論的觀點來看,研究的效益並不值得我因此而危害我和老師們的關係或該場域。
其實,老師們才是這個研究當中真正冒險的人
因為他們允許我進入這個教學場域進行研究。這是需要過人的勇氣和天大的胸懷(因為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和感受-曾經被人觀察上課情況)。
我想,我們學到:
在研究中,所有偏見、程序、倫理原則都必須大家都弄清楚。
但,我並沒有交代我的個人偏好(沒有實踐有紀律的主觀disciplined subjectivity),也沒有對學生上課的情況進行厚描述的記錄。
保護訊息提供者,乃是研究者必須遵守的最重要倫理準則,因為如果沒有建立和訊息提供者的關係,就不可能完成有實效的研究。
真正的協同研究:
應該是讓老師們參與意義詮釋、協商或修正的過程,期待未來我可以和他們共同開展完全不折不扣的協同研究。
後記:
嘗試回答焦點問題:
用量化的資料來描寫學生的寫作歷程,而教師們卻認為,該等資料沒有公平地呈現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成果。 應該如何處理?
我的想法是:接受老師的看法,認真重新檢視量化結果。
協同研究老師們對與研究結果的看法,有若干地方和我意見相左,我該如何發表或出版該等研究結果?
我的想法是:耐心溝通,尋求共識。
我必須小心,以免破壞了我和這群老師過去數年來協同研究建立的關係。應該如何因應這種情況?
我的想法是:謹慎看待老師對我們的信任
老師如何在受限的角色下(即研究者的相對權威),達到真正的課堂協同研究?
我的想法是:保持開放的心和充分的討論
原文作者:Ellen McIntyre
辛辛那提大學教育學博士Ph. D.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專長:識讀研究與研究方法、從事識讀能力與課堂有效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deMarrais, K. B.(2007)。透視質性研究(李政賢譯)。台北:五南。
http://en.wikipedia.org/wiki/Emic_and_etic
http://en.wikipedia.org/wiki/Whole_language
這是一篇關於大學研究者(大學教授)與學校老師進行研究時的故事,記敘著該大學教授如何在協同研究(collaborative research)的過程中對研究倫理與研究專業的掙扎與徘徊。以下我將會以第一人稱,並嘗試用有別於其他文章的呈現方式—段落式來敘述這篇故事:
=========================================================================
過去的研究經驗
我努力想要從老師的主位觀點(emic view)來了解教學,希望他們的聲音能偶被聽見,他們的觀點能偶如其本然地呈現出來。
過去習慣的做法是,針對教師與孩童進行研究,然後寫下我從研究當中所見到的事實。
然而,我並沒有詢問過參與者。
1992年
我得到國際閱讀協會贊助,探討全語教室(whole language)
關於全語教室的意見,有頗為分歧的意見:
有些學者認為,孩童在整全(holistic)、意義中心的教師(即全語教室),自然而然會因為實際情境的需要,而學會識讀的技巧
有些學者則擔心,只有某些學生才適合這種方式的學習,大多數學生則需要更為直接而明白的教導
我個人相信,老師可以在全語教室充滿意義的情境中,讓學生學習到各種識讀的技巧。所以,我想探索全語教室的老師是如何教學,還有學生是如何學習。
我的研究設計
採用俗民誌的資料收集技巧來針對識讀教學進行質性描述
加上一前測後測的對照分析
我認為我的研究構想,所獲致的質性資料與量化資料乃是相輔相成。
我邀請三位全語教學的老師Donna,Joy和Tina協同研究。
開始時
我先檢視自己的背景知識、經驗、偏好或傾向。
我所偏好的全語教學類型是:沒有忽略技巧教學的全語教學。
我向他們說明研究的目的、程序、保密原則、推出研究的自由度等,我也請她們看田野筆記,分析結果,討論,甚至是聯名發表論文的機會。
在這之前,我和三位老師已經合作一個研究案,而且老師對我寫的分析和報告都沒有異議。
不過,我確實不曾收集他們學生的資料,也不曾使用量化的資料來描述他們的教學。
而在這一次的研究,
我採用Greetz的厚描述(thick description)方式來描述老師的教學。
老師對我所描述的全語教學實情很同意。
可是
寫作的量化資料的卻呈現出不一樣的成效。學生的整全分數(holistic score)(分析學生寫作的流暢程度、對目的之感知、文章的組織及字詞的用法等)有所進步。
然而,學生在大小寫、標點符號加註、單字拼寫等的分數下降了。
尤其在札記出錯比率反而比一年前還要高。
我選擇
在結果報告當中,誠實而公正地交代這些詮釋結果。
雖然我也想過以另一方面的詮釋來解釋其中分數下降的情況
但是不管怎麼看,我都覺得好像是藉口。
最後,我還是把初稿拿給老師們看。
老師們看完後
表示他們討厭那篇文章。
老師表示他們很用心在教導學生從中學習讀寫技巧(通過向其他老師請假、苦讀文獻、搜尋可資運用的教學策略)
我認為我也很認真在進行我的分析、研究和訪談等。
我在對大眾的責任與對老師們的研究倫理之間徘徊
臨走前
其中一位老師表示她不喜歡我稿子當中的某些用字遣詞。我馬上進行修正,並為能夠面對面立即把一些具體的問題解決完畢而高興。
最後,我問他們是否希望隱去名字(因為之前答應的保密原則)。他們沉默了一會,最終決定不用換名字而保留真名,並認為自己的教學因此而改變了不少。
後來
我遇到Tina,他告訴我,他們討論過,並一致認為學生學習字詞拼寫的情況有改善。因此,我答應他們重新檢視一邊田野筆記和學生作品。
果然,我發現後測的拼寫比前測更接近一半通用的拼寫方式(雖然還是錯的,可是比原本進步了)這樣的發現也符合過去相關研究的結果。
再後來的日子
我有機會遇到Donna,問他為何不認同我所呈現的結果與詮釋,卻又同意那這些內容去發表。他說因為這些都是實情,也因為這個研究機會而有機會與友校的老師交流。
質性研究的危險和收穫都是很大的
如果當初在交初稿給老師們時,沒有機會和他們充分討論學生資料的分析結果和詮釋,就可能摧毀我們的關係。
我也沒有充分探索老師們怎麼看待這份研究,對這份研究有什麼感覺。身為研究者,首要考量的應該是訊息提供者(informant)的權益。從效用論的觀點來看,研究的效益並不值得我因此而危害我和老師們的關係或該場域。
其實,老師們才是這個研究當中真正冒險的人
因為他們允許我進入這個教學場域進行研究。這是需要過人的勇氣和天大的胸懷(因為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和感受-曾經被人觀察上課情況)。
我想,我們學到:
在研究中,所有偏見、程序、倫理原則都必須大家都弄清楚。
但,我並沒有交代我的個人偏好(沒有實踐有紀律的主觀disciplined subjectivity),也沒有對學生上課的情況進行厚描述的記錄。
保護訊息提供者,乃是研究者必須遵守的最重要倫理準則,因為如果沒有建立和訊息提供者的關係,就不可能完成有實效的研究。
真正的協同研究:
應該是讓老師們參與意義詮釋、協商或修正的過程,期待未來我可以和他們共同開展完全不折不扣的協同研究。
後記:
嘗試回答焦點問題:
用量化的資料來描寫學生的寫作歷程,而教師們卻認為,該等資料沒有公平地呈現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成果。 應該如何處理?
我的想法是:接受老師的看法,認真重新檢視量化結果。
協同研究老師們對與研究結果的看法,有若干地方和我意見相左,我該如何發表或出版該等研究結果?
我的想法是:耐心溝通,尋求共識。
我必須小心,以免破壞了我和這群老師過去數年來協同研究建立的關係。應該如何因應這種情況?
我的想法是:謹慎看待老師對我們的信任
老師如何在受限的角色下(即研究者的相對權威),達到真正的課堂協同研究?
我的想法是:保持開放的心和充分的討論
原文作者:Ellen McIntyre
辛辛那提大學教育學博士Ph. D.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專長:識讀研究與研究方法、從事識讀能力與課堂有效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deMarrais, K. B.(2007)。透視質性研究(李政賢譯)。台北:五南。
http://en.wikipedia.org/wiki/Emic_and_etic
http://en.wikipedia.org/wiki/Whole_language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看書與閱讀評論
我發現,把一本書看完,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把書好好“消化”,並找出書中值得借鑒的部分。為了達到後者的效果,寫閱讀評論就是其中一個不錯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寫閱讀評論成為研究所的多數的課當中,教授時常交代的作業。雖然如此,還是會有許多研究生不懂為什麼要寫閱讀評論,常常為了要交(閱讀評論)而寫。至少我對待閱讀評論的態度在昨天之前都是如此,常常不知為何而為之。一直到昨天,我寫完第一篇自己想讀的書《決定未來的10種人》的評論後,才發現原來閱讀評論的目的就是如此。
除此以外,我還發現,許多人寫了閱讀評論,卻有點孤芳自賞的感覺,覺得做這回事沒有什麼特別的效果(地球也一樣在轉動,哈哈~),所以也就越寫越少,最後索性就不寫了。所以,我想到一個方法,就是在自己的Blog上寫,然後轉貼到自己的Facebook首頁上,把自己當着是《開卷八分鐘》的梁文道在介紹書。這樣一樣,不但可以持之以恆地讀和寫(因為每天都會開Facebook看到這個消息,而且偶爾一個“贊”"Like"就是你個人的提醒和推動力咯。
因此,我想到的是,也把這個學期必修課所讀的書,也在這裡分享。
閱讀分享:《透視質性研究》
這本書是質性研究的推薦書,適合想了解質性研究或想了解“人”的人。
這本書有18篇的分享文章,由19位研究者所寫關於自己的親身經歷(其中有一篇是2個人一起完成的)。我希望接下來,我將利用18次的篇幅來完成這本書的閱讀評論。
我想從第15章開始寫。第15章的題目是《幼兒場域之協同研究與不太協同的研究之反思》(英文題目為Reflections on Collaborative and Not-So-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
為什麼從這一篇開始?主要是因為這一篇描述了一個新手研究者(俗稱菜鳥)在進行第一次研究時面對的情況。除了新手研究者之外,我也認為這篇文章非常適合職場新手,尤其是職場新手管理者來看看。我和幾位同學在討論時都發現,原來我們都走過和作者一樣的路。所以,這篇應該是新手,尤其是新手研究者或新手管理者必看!
這一篇主要描述Marsh和Swadener都是大學裡教育學系的研究者(教授和碩士研究生)。她們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幼兒園的孩子和幼教老師。其中,Marsh描述她在第一次進行課室研究時面對到與合作夥伴的衝突和矛盾,包括合作夥伴對他的戒心和不信任,尤其是當Marsh和合作夥伴其實是一種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差異關係時。Marsh坦承這是因為她沒有在開始進行研究前主動接觸她的研究夥伴。雖然她過後採取亡羊補牢的方法,但始終效果不佳,畢竟裂痕已經造成。至於另一位作者Swadener則分享她如何通過Marsh的經驗,了解到研究者必須小心翼翼地在修理老師(teacher-bashing)和過度美化研究結果之間走鋼索。最後她們始終相信,在教育領域裡,只有當學校老師與大學研究學者,以雙方相互交織的需求與興趣為基礎的前提下,發展出協同研究(collaborative research),彼此傾聽、互相尊重、對於改革也能保持開放接受的心態時,學校裡的老師及更重要的學生的福祉才能得到長足的推進。
這些情況,在擁有高學歷背景的管理人員(不管是什麼領域)和豐富經驗的被研究者(或下屬)共處的場合都會出現。如何引領下屬向着管理者認為正確的方向前進,是相當考智慧的功夫。我自己也曾經面對這種情況(雖然當時的我並不具備相當高的學歷)。
在討論環節中,老師和我們分享道,要達到引領的效果,可以採用2種方法。第一種是借助資源或背景,也就是利用自己身後具權威的資源(如指導教授或曾經拜師的老師)。第二種方法就是本身必須帶著富有自信的精神面貌來進入場域(讓對方相信你的確是專家)。被研究者(或下屬)相信你的話,就會願意跟著你的方法。而你的方法的確帶來成效時,大家自然就會繼續和你前進而繼續良性循環下去。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閱讀分享:《決定未來的10種人》
這本書英文書名是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從英文字來看,應該翻成《創新的10張臉或10種人》,可是譯者林茂昌把它翻譯成《決定未來的10種人》,我覺得這實際上就是一種innovation,至少比較能吸引人來看。還記得自己說過,人害怕未知,所以有本書能夠讓你知道未來,那會是多麼的聳動啊!
別擔心~這裡所說的10種人,不是意味着只有這10種人在未來才能發光發熱,更不可能只有這10種人在未來的日子才能生存。其真正的意思,是如果想要讓自己能更加創新,更有創意,就不妨學習這10種人的特質。我希望能通過10次的篇幅,把書中的10種人(特質),一一看過,並寫出自己的想法。
Tom Kelly(作者)把創新的人的特質分為三類,分別是學習類、組織類和建造類。這次介紹的是學習類的第一種人的特質。
第一種就是人類學家(anthropologist)。對於這個字,我個人很有感覺,因為這個學期有上着教育學的《質性研究方法》課,其中的內容有相當多的相似之處。人類學家基本上具有以下的6中特質:
- 具有beginner's mind(作者翻譯成“初心”或者可以是永遠保持學習者心情)
- 熱愛人類行為中的新鮮事(喜歡觀察人、訪談人)
- 會參考自己的直覺
- 在“未曾相識”中尋求頓悟或靈感(對一種已經看過很多次的東西都永遠保持“未曾相識”的感覺,這樣才可以見到別人視而不見的東西)
- 隨身攜帶“錯誤表”和“構想庫” (“錯誤表”記錄看起來有問題的東西,“構想庫”記錄值得學習的創意或尚待解決的問題)
- 願意在垃圾桶裡找線索(到不尋常的地方尋找靈感)
在觀察方面,他提出幾種觀察法,包括速效觀察法、注意生活上有“修正”的地方、第一眼、實際觀察和從年輕人著手。雖然其中有些觀察法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市場需要什麼(帶有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的味道),但這種方法確實做到”和常人看一樣的東西,卻得到常人所沒有的體會或靈感“。
(待續)
附上:書本網址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學校教育沒有在他身上發揮作用,是社會和他啟發了自己
外貌平凡的他,遭遇卻是相當不平凡。他自幼生長在艱困的環境裡,目前是個勞力工作者。評審宋允兒問 他:「我注意到你的報名表上『家庭欄』是空白的。」他回答:「我三歲時被遺棄在孤兒院,五歲時因為挨打而逃離。」另一位評審好奇地問:「那你離開孤兒院之 後怎麼生活?」他說:「我在街上販賣口香糖和提神飲料謀生,前後大約十年。」宋允兒又問:「那你跟誰同住?」他說:「我獨自一人。」也就是說,他從五歲起 就是孤獨自立,此時,影片中可以看到宋允兒已開始動容。
他睡在樓梯間或是公廁,像隻蜉蝣般獨自過了十年,賽前他說:「我只想像個一般人一樣。」
宋允兒又問:「你有上學嗎?」他說;「沒有,他透過學力測驗取得國中小學歷,而高中是他就讀的第一所學校。
他不覺得他唱得好,但是唱歌能讓他感覺自己變成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人。當宋允兒問他:「你喜歡唱歌嗎?」他說:「我寧可說我唱歌是因為我享受唱歌的感覺,那是我蜉蝣生涯中所喜好的第一件事。我不是個好歌手,我只是喜歡唱。」
他所演唱的歌曲是〈Nella Fantasia〉,原本是1986年電影《The Misson》(教會)配樂裡的主旋律〈Gabriel’s Oboe〉,1998年加上歌詞之後由Sarah Brightman演唱,後來陸續有多人翻唱,例如:Celtic Woman、Il Divo、Russel Watson,以及Paul Potts。
他的演唱令全場驚豔動容,宋允兒很快就飆淚,另一位看起來比較理性的評審最後也難忍奪眶的淚水,觀眾更是頻頻拭淚。誰能想得到一個從小孤苦無依、受盡苦楚,獨自在街頭求生存的男孩,只因為喜歡唱歌,而傳達出如此天籟呢?
當他唱完,宋允兒難掩激動的神情說:「我好想給你個擁抱!」(果然是母性的光輝!)另一位理性取向的的評審則盡責地問他:「你為什麼想唱歌?」他 說:「我年輕時遇到不少壞事,像是被賣到某個地方,有一天在夜店賣口香糖,看到一個歌手在舞台上唱歌,一般夜店的音樂都很嗨,而我卻被他誠摯的歌聲迷住, 從那時候起,我就開始喜歡唱歌,也想成為歌手。」評審說:「我認為你的身上有美妙的樂器(嗓音),你有上過相關的課程嗎?」他說:「有機會的話我想學習相 關的課程,但是目前我是靠著自己聆聽和練習。」評審說:「不管你在這項比賽的結果如何,我都很願意協助你參加相關歌唱課程。」
另一位男性評審說:「透過觀眾的反應,你的表現很明確告訴我們什麼是偉大的演出。」
最後,他當然很順利獲得一致認可,晉級到下個回合。
主持人告訴他:「現在有上百人為你鼓舞,等這集播出之後,會有上千人為你喝采!只要你努力完成後續的比賽,接下來全韓國五千多萬人都會是你的粉絲,全世界六十幾藝人都是你的粉絲!你將不再孤單,加油!」
沒錯!透過網路的傳遞,他的比賽影片短短幾天已經突破百萬瀏覽人次!
以上內容引用自http://samuelshih.wordpress.com的分享,謝謝他的撰寫,寫得很不錯。
我的想法(當然又從教育來看), 教育一定來自學校嗎?在他身上看來,答案是否定的。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許應該慶幸他沒有經過學校教育,不然也許沒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因為學校老師可能會告訴他唱歌沒有前途等等,而勸他放棄。
教育到底是什麼?絕對不是等於學校而已,教育應該就是啟發個人,讓人活出自己。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影視分享:龍櫻(或稱東大特訓班)連續劇
這幾天看了一部日本連續劇《龍櫻》(或稱東大特訓班)。對極力反對升學主義和應試教育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很適合的戲劇(激起個人的反思);對於不知道什麼叫升學主義和應試教育的人來說,這部連續劇適合作為啟蒙。對教師或對教育有興趣的人來說,更應該來看一看了。
看完後,我自己察覺到,在個人面對難題時,認清事實和自我肯定是很重要的。話說在看這部劇的同時,我正在為課業報告進行研讀。我再次體會到那種”書讀得越多,越發現自己讀得少“。為了了解課業上的一個課程哲學理論,我須從整個哲學史來了解有關理論的形成脈絡,結果從西方哲學的希臘到當代哲學都想要了解,越讀越無知,才有了一種瓶頸的感覺。在面對瓶頸而求助無門的時候,我決定採用以往解決煩惱的方法—看電影。剛好有朋友介紹這部連續劇,就從中自行調適。
說回來,認清事實(Recognize the truth)的意思,我認為,在遇到任何問題時,認清事實—即當下的問題必須由自己來面對和解決的。倘若遇到問題就假借各種理由和藉口來安慰自己”有關問題不應該發生在我身上“,而採取逃避的話,只是失去了成長和學習的機會。我認為,如果當下沒有把握解決問題,可以選擇暫時離開問題現場,但是不可選擇遺忘有關問題。在轉換心情後,再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
接著,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就應該在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在遇到任何問題時,須肯定一件事—”沒有人比你更清楚這件事,所以你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了“。當然,這個過程中,諮詢他人的意見和尋找資訊都是作出決定前應該做的事。
至少我是這麼走過來的。。。
另外,作為教師,我自己不斷在想,在面對現實社會時,如何讓學生清楚了解現實社會全部的事實,並自行作出選擇的同時,不至於對自己失去信心,而害怕做選擇或逃避?
看完後,我自己察覺到,在個人面對難題時,認清事實和自我肯定是很重要的。話說在看這部劇的同時,我正在為課業報告進行研讀。我再次體會到那種”書讀得越多,越發現自己讀得少“。為了了解課業上的一個課程哲學理論,我須從整個哲學史來了解有關理論的形成脈絡,結果從西方哲學的希臘到當代哲學都想要了解,越讀越無知,才有了一種瓶頸的感覺。在面對瓶頸而求助無門的時候,我決定採用以往解決煩惱的方法—看電影。剛好有朋友介紹這部連續劇,就從中自行調適。
說回來,認清事實(Recognize the truth)的意思,我認為,在遇到任何問題時,認清事實—即當下的問題必須由自己來面對和解決的。倘若遇到問題就假借各種理由和藉口來安慰自己”有關問題不應該發生在我身上“,而採取逃避的話,只是失去了成長和學習的機會。我認為,如果當下沒有把握解決問題,可以選擇暫時離開問題現場,但是不可選擇遺忘有關問題。在轉換心情後,再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
接著,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就應該在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在遇到任何問題時,須肯定一件事—”沒有人比你更清楚這件事,所以你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了“。當然,這個過程中,諮詢他人的意見和尋找資訊都是作出決定前應該做的事。
至少我是這麼走過來的。。。
另外,作為教師,我自己不斷在想,在面對現實社會時,如何讓學生清楚了解現實社會全部的事實,並自行作出選擇的同時,不至於對自己失去信心,而害怕做選擇或逃避?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上課心得(2011.11.04)教師作為轉化型教師
今天上質性研究的課,都在討論教師作為轉化型(Transformative)教師的角色。轉化(Transformative)一詞來自於Henry Giroux對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分子(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的文章,意即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保持一種批判性醒覺,把教學上面對的問題都放在整個社會脈絡來檢視及了解個中原因,進而促進實質結構上的改變。
之前在學校當教務主任時,曾經聽到有位老師很困惑告訴我說他已經用過超過5種方法來教導學生,可是許多學生的學習成就就是沒有改善,甚至學校行政主管也表示,有些學生就是不應該留在學校,應該殺一儆百。當時,我認為可能是老師還沒有用對方法而已。一問之下,原來那位老師不但用上多媒體教學、做中學、多元智慧學習方式、甚至連家庭訪問都去過了,最後才告訴我這些學生應該是孺子不可教也。當時我不同意他的說法,我說如果只有一個學生,可能是有關學生面對學習方式的不同(Learning difference)(因為我不太同意用Learning difficulty-學習障礙)。但是現在是一群學生面對同樣的問題,這個就是整體課程的問題。很顯然的,我那不太完整的解釋似乎沒有使他釋懷。
現在想想,如果把以上的問題,以轉化型思考方式,就有機會了解原因是否來自於學校當局對教學事務的安排不恰當、整體課程的不適用、龐雜、甚至是面對社會性資源匱乏的問題(即屬於當地貧窮或弱勢的群體)。如果問題真的來自以上的原因,則需要學校當局、課程制定者或國家政策制定者來進行改革才能有效。這其實就是一種體現社會公義的方式。
舉個簡單例子,馬來西亞獨立中學所面對的經濟來源問題,絕對不是用擴大班級人數、增加老師節數等節流的方式來解決,而應該是要求政府承認獨立中學作為國民教育體制。
如此一來,我覺得教師作為一個轉化型教師,除了可以釋懷心裡困惑已久的個人能力自我否定,也直接地促進整體學校的改革或課程的改革,最後解放學生的受教情況。
之前在學校當教務主任時,曾經聽到有位老師很困惑告訴我說他已經用過超過5種方法來教導學生,可是許多學生的學習成就就是沒有改善,甚至學校行政主管也表示,有些學生就是不應該留在學校,應該殺一儆百。當時,我認為可能是老師還沒有用對方法而已。一問之下,原來那位老師不但用上多媒體教學、做中學、多元智慧學習方式、甚至連家庭訪問都去過了,最後才告訴我這些學生應該是孺子不可教也。當時我不同意他的說法,我說如果只有一個學生,可能是有關學生面對學習方式的不同(Learning difference)(因為我不太同意用Learning difficulty-學習障礙)。但是現在是一群學生面對同樣的問題,這個就是整體課程的問題。很顯然的,我那不太完整的解釋似乎沒有使他釋懷。
現在想想,如果把以上的問題,以轉化型思考方式,就有機會了解原因是否來自於學校當局對教學事務的安排不恰當、整體課程的不適用、龐雜、甚至是面對社會性資源匱乏的問題(即屬於當地貧窮或弱勢的群體)。如果問題真的來自以上的原因,則需要學校當局、課程制定者或國家政策制定者來進行改革才能有效。這其實就是一種體現社會公義的方式。
舉個簡單例子,馬來西亞獨立中學所面對的經濟來源問題,絕對不是用擴大班級人數、增加老師節數等節流的方式來解決,而應該是要求政府承認獨立中學作為國民教育體制。
如此一來,我覺得教師作為一個轉化型教師,除了可以釋懷心裡困惑已久的個人能力自我否定,也直接地促進整體學校的改革或課程的改革,最後解放學生的受教情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