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陸生來台與高教產業的迷思


剛出席了在商學院的《陸生來台與高教產業》的論壇。所有與會的發表人都讓我聽到對高教產業(高教是產業嗎?)的看法。我想先提提最遲來,但也最突出的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她唯恐台下出席者會指責她沒做事(她先問現場有沒有陸生,大概就是這個用意),一上台就七情上面、手舞足蹈地描繪她在立法院如何"大力維護"陸生來台的法案、如何在賴清德等立委的反對下“努力通過”陸生來台的法案。我想說,我不是來看誰的功勞最大,我是想听你對陸生來台的看法和你接下來會採取的步驟(後者最重要) ==!!! 

會上大陸學生問了許多問題。雖然我不是陸生,可是我也想說說我的看法。準備好問題後,主持人說沒有時間了,我只好把我的問題po在這裡。

我先自我介紹,我是教育系碩士班的學生,也是在這一波教育與政治角力中,為了不要形成歧視陸生,而在學費上被拉進來同等對待的外籍生之一。許多人聽到我是外籍生,就會問我一個問題“你畢業後會留下來工作嗎?”(真的很多人問~)我都是說:“我不太確定”(雖然我老早打算在馬來西亞教書一輩子,只是因為這是2年或更多年後的事,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啊~)

我想問的問題是,為什麼台灣看待外籍生來台和看待陸生來台竟然有這麼大的區別?外籍生已經來台好多年了,一直都沒有爭議?我認為,除了政治上意識形態的固著之外,還有另一個問題值得討論。針對意識形態的固著,即認為沒有納稅的陸生不應該享有台灣納稅人的資源,現場的發表人和聽眾都有用一個很好的例子來反駁了-即台灣學生也一樣到外國享有別人的資源,這是全球化/世界村必然的現象。

另外一個我認為值得討論的問題是:台灣是否對中華學術存有不自覺的自卑感?當來自西方或日韓國家的外籍生要到台灣留學,台灣表現出來的是無比的歡迎。可是對同樣使用華文的大陸,竟然會有這樣的反應!

文化因素與學術因素
首先,以我一個外籍生來看,會出國留學,一般上有著2種因素(這裡不包括經濟因素如學費便宜與安全因素如自身留在自己國家不安全而決定到其他國家等其它因素)。第一個是文化因素,即希望體驗異國文化來豐富對該國文化的理解。第二個是學術因素,即希望往該領域學術水平相對先進的國家來學習與提升學術方面的造詣(比如哲學或法學都向往德國去)。以台灣來看,如果想要多招收因為文化因素而來的學生,可推出長期學位課程(如現在進行中的華語文教學學位)和短期課程(華語與文化學習課程)。通常因為文化因素而來台就學的學生,都是來自非華語源流國家的學生。如果有關學生因為學術因素而選擇來台的學生,則『必須』是來自華語源流或個人事前自行學習與熟悉華語文化的學生。這兩者當中,我認為前者能通過初階的的交流(即通過翻譯、相互學習語言來達到語言與文化的交流與交融),後者則能更上一層地達到高階的交流(學術理論的交流、提升與創新)。非華語源流的外籍生來台可達到了前者的初階交流,這一方面可以通過這幾年來台灣的文化與各方面的發展可見一二。

那,陸生來台大部分會因為哪些因素呢?我認為,以文化來說,兩地差異不大(雖然台灣以故宮博物館的館藏等來指出台灣相對保有更多的中華文化,可是中國大陸遍地都是歷史,一不小心隨便一片土地下就挖出幾千年前的古物),所以我認為陸生來台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學術因素。這個因素也通過我和陸生的交談中確認了一些(我的室友是陸生,室友的陸生朋友),包括法律系的學生希望來學習民主國家的法學來為將來的中國法制進行建設與改進(我個人也是因為台灣多元的教育文化而吸引我到台灣來學習我認為是全亞洲最先進的另類教育(alternative education)

語言、學術研究與創造力
資料取自:www.nobelprize.org
既然陸生來台主要是因為學術因素,那台灣可以通過陸生來台學習而讓學術得到提升與創新(最起碼有學位論文的發表)!難道沒有人看到這一點嗎?非也非也~我認為不是沒有人看到這一點,而是大家都知道,只是不好意思提出,因為大家比較關心能不能用英文來發表並獲得刊登在SSCI, SCI, EI的期刊。這個就是我前面所提出的“對中華學術的自卑感”。簡單來說,就是大家認為用英文來進行學術研究或撰寫學術論文,比起用華文來得國際化或“高級”。比起來,日本似乎不在意這些,而繼續使用日文來進行學術研究。那,日本有沒有因為沒有那麼“國際化”而失敗呢?不曉得,我只知道我查了nobelprize.org發現日本曾經有16個諾貝爾獎得主華人世界,即中國大陸加台灣加起來只有6(網站顯示9個,可是要扣掉3個在中國出生的瑞士人、日本人和美國人。其實,嚴格來說還得再扣掉不知道多少個在美國做研究的,唉~)。


所以,我認為學術研究,必須要建立在一個基礎上,即鼓勵學術界使用一種當地最精通的語言來進行學術研究。因為語言的使用,可分為初階的日常溝通和高階的知識建構。而且,每個人必須先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初階使用,才能進一步使用高階的語言來進行知識建構與創新。那,如果只是使用本國的語言,會不會導致閉門造車、夜郎自大或坐井觀天呢?我認為真正有研究精神和興趣的研究人員,會在發現自己的不足,且覺得某一個國家的技術或水平值得他/她參考,他/她會主動通過各種方法來得知有關資訊(如自己學該國語言或通過翻譯等)。

換句話說,招收陸生來台,能達到的交流絕對比招收不諳華語的外籍生來台所能達到的交流層次來得高許多。畢竟,大家不會有很大程度上的語言障礙(大家都知道什麼叫量子),只會出現少許的語言文化差異(比如不知道台灣說的murmur是什麼意思)。我認為,這種高階的學術交流絕對能讓兩岸的學術水平得以提升,逐步創造知識,並開創屬於中華學術明亮的未來。

總的來說,想要達到文化交流,可以繼續並擴大招收不諳華語的外籍生。但是,想要提升中華學術的水平和創造力,就必須開放熟悉華語的陸生來台學習。當然,所謂的開放,也包括了不會設定一些“三限六不”、“六限十二不”的措施,讓每個學生在生活安定的情況下自由開放的進行學術研究。


後記:不知不覺,竟然用了2000多字的篇幅來表達。還好我沒有在論壇上發表,不然我想我不會私下整理出這麼長的文章,或許也會讓主持人要求我問重點就好。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決定未來的十種人-說故事的人(Storyteller)

說故事的七個理由
  1. 說故事可以建立可信度。
    1. 親身實地研究的故事(來自最近觀察到的第一手故事。
    2. 熱忱和新鮮的觀察值得尊重。
  2.  說故事可以紓解強烈的情感。
    1. 感人肺腑的故事可以激起情緒反應。
  3. 故事“允許”去探討矛盾或令人不悅的議題。
    1.  故事可以越過我們最初疑慮的防衛心理,敞開胸懷,討論該議題。
  4.  說故事可以主導小組的想法。
    1. 動人的故事可以作為促成小組共識的語言。
  5. 說故事會創造英雄。
    1. 故事建立在真實人物的故事上。
  6.  說故事可以提供你變革的詞彙。
    1. 最好的故事裡,都擁有豐富的詞彙,而這些詞彙可以強化觀念,加速創新之傳播。
  7.  好故事能在混亂中形成規則。
    1. 好故事能破除資訊迅速膨脹,而無從選擇的困境。
    2. 說故事是開始建立關係的方法(不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

好故事的特點包括:
  •  有基礎的(歷史、神話)
    • 有數千年的歷史做後盾
    • 神話是永垂不朽的
  •  感性的 
    • 用感人的情節說故事
    • 故事會形成情感連接
  •  真實的(或有真實的基礎)
    • 把多年的心血結晶整理成故事大全
    • 把真實的人打造成英雄
  •  提供幻想空間(想像空間)
    • 創新的故事捉住我們的幻想
    • 把真實的人打造成英雄
  • 有啟發性的
    • 能啟發其他的說故事人,願意繼續傳播
    • 把故事昇華以拉高現實層次,並從中得出啟發性的結論
  • 趣味化的
    • 能把簡單的構想、素材轉化成有趣的故事
  •  新穎、新鮮的
    • 適當的故事配合適當的情景
    • 好故事沒有既定,沒有規定,而且每一次都是新鮮的人、事、物。 

要說好的故事,除了故事有以上特點,必須知道以下方法:
  • 運用各種媒體
  • 說故事之前,知道自己所要達成的明確效果
  • 懷抱理想,謹守真實性的核心
  • 故事可以從日常生活的小英雄發掘
  • 故事的靈感來自開放地聆聽他人而來的
  • 以夢想找出新方法來說故事
  • 不必排斥使用資訊式廣告(Informecial)
參考文獻:
Kelly, T. & Littman, J.(2008)。決定未來的10種人 : 10種創新,10個未來(林茂昌譯)。臺北:大塊文化。

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遇見兩位老師-王致忠與黃秋榮(下)

聽過王致忠老師的分享,不到一個星期內,教育學院有又邀請了黃秋容老師到來。這兩位老師所教的學生,都是大眾眼中的放牛班。黃老師所教的班級,是私立高職的學生(怎麼有點像是同一批學生,即從國中上到高職)。由於他在實習期間必須寫日記,另外他也持續通過電郵與指導教授保持聯繫,所以這段時間內所寫的日記與電郵,便成他接下來所出的書《菜鳥鮮師黑玫瑰》的主要內容。

他用心了整理了教書及帶班心得,並通過投影片一一向在場的未來老師與所有聽眾分享。我從他的演講當中,聽到幾個對我來說十分有感覺的3個要點。第一,他說帶班和教育都是因地制宜的,絕對不是一套方法走天下。所以,他採用各種普通老師眼中的“另類”方法來帶班。

第二,他相信每個槍聲背後,一定有個(教育)故事。所以,他選擇聆聽學生的故事,給予學生更新的機會,為學生撕標籤,成為學生暖暖包,最後再加上等待。 


最後,他總結說,其實教育其實就是一種感染,只要通過感染,教育才能真正發生。

以下是我錄下他所分享的一些經驗。
 以下是黃老師所寫的書《菜鳥鮮師黑玫瑰》



遇見兩位老師-王致忠老師與黃秋榮(上)

上個星期,教育學院邀請了兩個中學老師來演講,一位是國中(初中)老師-王政忠,一位是高中老師-黃秋容。兩位老師都是通過出書,來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這讓我想起,我是不是該好好整理自己過去六年的點滴,可以作為過去6年的一個總結,也可以讓我在計劃未來時有個基礎。

王致忠老師的演講,再次提醒一句老掉牙的話(卻時常被一些老師忘記),即“教育就是給孩子希望”。而他所注重的希望,就是對未來前景的希望與夢想。他在全台灣最窮的鄉鎮(正確說法是全台灣稅收最少的鄉鎮),學生對未來沒有什麼期望,國中畢業後,只有一條路可以選-當地的私立高職。而他所做的,就是讓學生知道,他們其實還有其它選擇,並協助他們創造有選擇的條件(基本能力)

另外,我個人相當喜歡他所說的兩句話。第一句是有關數字的。1乘1乘1乘1......乘上1000次,還是1。可是,1.1乘1.1乘1.1......乘上10次,就會變成2.59374246。這兩個,分別代表你如果每天所做的事,保持不變,沒有進步,也沒有突破,那過了若干年,你還是你,1還是1。可是,如果你堅持每一天比昨天多做0.1,那累計(乘積)的效果絕對是超過1,而且是在一段不長的時間後,就可以看到的。所以,0.1代表“丁點”的力量,“丁點”力量只要堅持、持續,就一定會有效果。即使是1.01乘1.01.,也只需要乘上70次,就可以超過2了。

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2.59374246
(差別只是每個1增加0.1而已)

第二句,是他在推行新活動時,所用來帶動老師的方法,即讓學生的動力來作為老師動起來的動機。他讓學生想學習(實際上是背英文單字或文章等)的動機,來帶動老師。這樣的方法,比起規定老師必須要做,來得有效與人性化。前者代表一種老師的內在動機,後者代表一種外在動機,而內在動機的成效與持續性往往都比外在動機來得高。




順便推薦一下王致忠所寫的書--《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我在研究所的四個月心得總結——從研究到研究方法



            撰寫這篇心得報告前,我已經打算為自己在第一學期內所經歷的學習、衝擊與反思的結果做個總結。而這份心得報告,正好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好好的完成(或者說是一股催促的力量,讓我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以免腦海裡的印象和感受因為時間長久的關係而模糊)。平時的我,在遇到任何撼動心靈的問題時,總是會第一時間使用一本隨身攜帶的步子,將有關問題記錄下。這些問題,通常都在我上課或學習的時候,由於情境使然(上課的內容激發有關的想法或問題)或沒有預料到的時候,突然出現在我腦子裡。我不想錯失任何聽課的時間,所以先把有關想法或問題記錄在那本簿子。等到晚上回到宿舍時,我把有關想法或問題拿出來想。最後,再把這些想法寫在便利貼上,利用強力磁鐵固定在書桌前的牆壁上。有些時候(尤其是期末),當課業和作業負擔太重,需要盡量爭取時間來完成預習或作業時,我會選擇將簿子上的問題,留待星期六或星期日早上,利用跑步及洗澡後清新的感覺,才來一一回看這些問題。當然,後者的這種做法雖然較能清澈地想出一個所以然來,但缺點是可能遺忘了當下的感覺,甚至是我想記錄的原因。無論如何,我就是利用這樣的學習、衝擊與反思的方法,來度過研究生生涯的第一個學期。

            總結了一個學期“突發奇想”(或一閃而逝)的想法,我發現可以將有關想法總結成三個重點來陳述。第一點是對於研究的想法。首先,我有必要說明我在還沒有踏入研究所之前的狀況,以便為之後的狀況提供一個對照或參考。在進入研究所之前,我沒有經歷大多數台灣同學所經歷的體驗,包括準備研究所入學考試或準備甄試。也因為這個原因,在我想像中,研究所是用“申請”來的,不是用“考試”考來的(對外籍生來說,要申請研究所,只需符合各系所的基本申請條件及繳交所要求的文件,接下來就剩等待申請結果而已)。這是為什麼我沒有“考”研究所的經歷。因此,在我入學之前,研究所就像是一個充滿着許多新奇特別東西的學術場域,等待我來發掘。我個人認為,我絲毫沒有那種感覺,即“為了進入研究所,我需要排除萬難,踩著100位同學的身體而進來的”。不過,除了那股新鮮的感覺,這種經歷也帶來一種“不熟悉感”。所謂的“不熟悉感”,包括了後來我發現在課堂中對於研究方法的詞彙的不熟悉和對台灣本土教育學術場域的不熟悉。而這些往往都是台灣同學所見慣不慣的東西了。

            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接觸與互動(包括課堂上和老師、同學,下課後和同學閒聊,回到宿舍後和室友睡前談天,以及與學校行政人員的對話),我對研究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認識,也有了一些問題。在此之前,我先說明一下我在本學期所修習的課,因為我認為我最多的想法是在課堂中的互動中產生的。除了感謝這些課上的老師與同學之外,我想大概還可以從所修的課的共同點中,看出我的興趣與認知。本學期我一共修了5門課(15個學分),包括教育基礎理論與方法、教育研究法、質性教育研究、課程學研究以及人格心理學(這門課是屬於下修學士班的課)

            對於“研究”,大概可以和一些詞彙形成同義詞,如“探究”、“探討”、“深入理解”等,也包括“研究”的定義如“利用嚴謹和科學的方法對某一課題進行探討,以對它有更深入的理解”。除了這些理解之外,對於“研究”的定義,我心中出現的疑惑或想法是:研究好像是為了盡量了解真相,可是有些人(包括我)感覺上,越深入研究,越了解自身的不足。感覺上,前者和後者的說法有點弔詭。如果研究能讓我們趨近真相(只能趨近,而不得知道完整真相),那為什麼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都會有種“學問的浩瀚”的感覺,從而讓人們感覺自身的渺小和不足,並發現其實自己還有很多東西不懂,甚至自覺即便窮盡一生的時間和精神也無法習得全部學問。研究就好像一頭栽入一條長河的一端,在漂流的過程中,根本無法得知這條到底有多長,到底流向哪裡。也許在研究的過程中,時常伴隨着研究者的,不是成就感,而是失落感與無成就感。假若真的如此,那研究的目的到底為何?

            對於研究的目的,我自己曾經嘗試回答過。我曾經認為研究的目的或意義在於讓社會的實踐者可以依據嚴謹和科學的研究的結果來進行社會改善(或社會改造)的任務,讓社會變得更好。我會這麼認為,是因為社會上出現少數具有權力的實踐者,錯誤使用經驗,或使用錯誤經驗來幫社會上大多數做決定,最後再讓社會上的大多數來為這個錯誤負責。因此,我認為那些實踐者能夠依據以上的研究結果來做決定,那社會上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錯誤了。換句話說,研究者所做的研究就是為了幫實踐者做重要決定(當然,有時,研究者也可以同時是實踐者,如行動研究者)。

            另一方面,我也曾經認為,研究的目的不是為了研究結果,而是為了研究過程中的那種失落感和無成就感。我認為,這些感覺,會促使研究者時常保持謙虛及終身學習的精神,也提醒自己時常抱有研究中必須持有的“真”的精神。

            現在來看,我會覺得,研究的意義,在研究結果的應用,也在研究過程的精神。

            接著,我想談談研究方法中的兩種取向——質性方法(Qualitative)與量化方法(Quantitative)。在我還沒有進入研究所之前,對於質性和量化的感念比較抽象,大概是認為質性方法重質不重量,而量化方法重量不重質。這種想法,主要來自我和我的教學經驗。在我的教學經驗中,我從來不認為分數(量)可以代表一個人的全部。這種簡單的想法,促使我在第一學期就很有興趣了解到底什麼是質性研究。可是,在上了一個學期的課後,我對量化的負面印象,開始有所轉變。雖然我不太相信量化可以描寫一項現象,可是在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是充滿著量化的選擇,如氣象預測,商場販賣的衣服款式與顏色等等。

        這時,我開始對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區別做比較。我認為,質性方法可以反映個案在當時的情況,是否能推論至更大的範圍則有待商權。量化方法則是可以凸顯整體在當時的情況,可是忽略了細微部分(或人性化的部分,尤其是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那,兩者是否可以互補?兩者如何互補?應該如何互補才會發揮兩者的長處?也許量化研究為巨觀理論提供數據的支持,而質性研究則是彌補或修飾理論不盡完美的部分?我還在想。。。

            除了關於研究和研究方法,我還對一些關於學術研究的問題十分感興趣。舉個例子,由於研究資源(期刊和論文等)的版權問題,研究這種東西好像只能在象牙塔裡進行(因為大學可以用經費購買大部分期刊的版權)。這樣的話,學術領域是否也掌握着一種權力,一種可以區別出高低的權力。如果我離開了大學,而我又希望在生活中繼續保持這種研究的習慣,那我應該如何取得資源?或許類似維基百科網站就是一種回應這種需求的聲音和行動(當然學術界對於維基百科也似乎沒有善意)。到底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鼓勵公民時常維持研究的態度和習慣,讓自己對平時所做的任何決定都有一定的信心。知識是否可以完全分享,而不是售賣?

            我期待自己利用研究所的時間,甚至是研究所之後的時間,好好思考,希望有朝一日能一窺問題的答案(還是只能一窺,而無法一覽全貌)。